全国咨询电话:

0312-4319166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合理设计雕塑形式,与校园雕塑摆放位置更新时间:2018-02-27 14:21

  合理设计校园雕塑形式,原创至上

  大学校园人物雕塑选定主题之后,就要考虑合理的呈现形式了,既要体量合适,又要具有高度的形式美,以达到美观、深刻、怡情的雕塑效果。英国艺术理论家克莱夫·贝尔在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即认为艺术作品的基本性质就在于它是“有意味的形式”,雕塑也不例外。因此,如何让作品显得“有意味”,形式美是关键,值得考究。

  例如华南师范大学的孔子群雕,为什么不是孔子一个人的立像,而是孔子与颜回、子路两位弟子的群像呢?这本身就是一种独到而贴切的设计。因为活跃在大学校园里的主要是老师和学生,尽管雕塑的本意不是为了让师生们每天去顶礼膜拜孔子,而是借助他给弟子“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景,来传达师生共同切磋学术的友好关系,表现孔子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严谨治学不耻下问、因材施教的教学精神,从而提炼出华南师范大学尊师重教、“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师范内涵。这样解读之后,我们便会发现:雕塑是凝固的艺术,虽为默然,却对我们的思想、行为、举止有着举足重轻的意义。

  合理设计雕塑形式

  当然,大学校园雕塑的设计,在形式上除了确定大小尺寸、单体或组合、材质以外,还需特别注重原创。因为大学原本就是知识创新之地,假若“天下雕塑一般抄”,那么雕塑也就失去了其独特性和存在价值。因而,每个大学都应扎根自身精神,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校园文化,从零开始,创作独一无二的原创雕塑,这才是雕塑设计与创作的正道。当然这非常考验雕塑家的设计能力,校园雕塑造型生动而富有美感的作品,饱含了雕塑家对美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也是雕塑家审美情感和品位的体现,需要经过反复推敲与琢磨才能完成。

  概而言之,大学校园雕塑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以不同于绘画艺术的风雨无阻,成为校园环境里可观、可赏、可触的艺术品,与师生们保持着亲近的距离,谁不愿意在精心设计而充满文化气息的大学雕塑群中徜徉,感受那无言又无尽的立体之美呢?

  (三)优化雕塑摆放位置,匹配周边环境

  大学校园雕塑是物化了的大学精神,其摆放位置非常关键,不可随意。校园之大,一件雕塑的摆放位置,代表了大学对作品所代表的文化精神内涵的重视程度,甚至是因为某个位置的环境需要,才特别创作某个雕塑。也就是说,很多雕塑在创作之前就已经考虑好摆放位置,以便确定雕塑的形式、体量、色彩和材质。

  二十世纪英国著名雕塑家亨利·摩尔,就对作品与环境的关系极为看重:“这种人物与风景的融合,就是我在雕塑中竭力要做的东西。这是隐喻人与大地、山以及风景的联系。就像在诗歌里,你可以说,群山好像公羊似地跳跃。雕塑本身就是像诗一样的隐喻。”事实上,亨利·摩尔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为特定的环境而量身订造的,作品与环境极其和谐,他为自己的庄园而设计的雕塑与为博物馆或某一大楼而准备的雕塑截然不同,如:《王与后》(1953年),青铜雕像,高161.3厘米,放置于苏格兰旷野的高地上;而代表作《斜倚的人》 (1956年),为白色大理石雕塑,长512厘米,宽240厘米,则陈列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广阔草坪上,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楼宇的结构和周边建筑环境,成为“斜倚的人”系列中最成功的一件,也是受众口碑极佳的一件。

  大学校园雕塑亦是如此,其摆放位置与周边环境匹配与否,直接影响创作本身。它们有时屹立于校道正中,有时隐蔽于树荫之下,有时高高地立于底座,有时低低地平铺于地,或者数量多时干脆形成雕塑园,如清华美院雕塑园,但无论如何,都不能违背“雕塑与环境相匹配”的原则,两者务必相得益彰。

手机:13722288210  邮箱:hanbodiaosu@163.com 电话: 0312-4319166 地址:河北省曲阳

版权所有:汉博雕塑 技术支持:汉博雕塑
备案号:冀ICP备140038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