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雕塑讲讲雕塑的价值,校园雕塑与所有的校园物质景观一样,积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蕴含有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校园雕塑通过被解读,使学生不仅掌握一定群体的环境知觉,而且同时从雕塑作品中领会特定文化的设计思想、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表现形式
校园雕塑大都运用抽象与象征、隐喻和悖论的手法表现,特别是我国的校园雕塑,一般具有纪念性、象征性、激励性、装饰性等特点,突出思想审美、重视德育潜化,或着重表现人类的智慧和对真善美永恒的追求。
隐性教育功能
校园雕塑的隐性教育功效体现在多方面,首先体现为对学生价值判断的影响,这其中传统的伦理道德和时代的主导思想又表现得十分突出。校园雕塑作为一种精神载体,它具有文字属性,同样体现“文以载道”的精神。每一座校园雕塑均蕴含有一定的道德追求,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道德潜化作用,激发学生对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产生共鸣,同时对道德理想、道德建构产生向往之情。在这样的环境中,在这样的文化影响下,会自然而然地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作用
校园雕塑,这种物化了的精神载体,它集中反映了学校这个特定群体的道德价值观和审美取向,是进行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的最好的素材之一。
雕塑价值
1. 代表性。收藏首先应考虑那些有代表性的作品。例如作者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各个地区、各种风格、流派、艺术事件、各个艺术时期的有影响的作品。同时艺术家有突出的个人风格也很重要。此外,雕塑作者的创意、知名度、在行业中的地位等因素作一定考量,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雕塑作品的价值及未来的升值潜力。
2. 唯美性和创新性。不少雕塑收藏者尚不成熟,大多是凭着自己的兴趣和直觉判断在买,他们把生活中的审美标准与艺术鉴赏的审美标准等同起来。罗丹、马约尔、布尔德尔等写实大师,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写实、唯美,更讲究形体、空间处理,强调体量感和空间感,以及人物个性和内心世界的表达,同时强调创新性,体现很强的个人风格。古典主义时期,雕塑的语言就是人体的语言。人体一直是雕塑的唯一重要命题。但罗丹却把注意力从表现人体骨骼肌肉的生动变化和人物情感的矛盾冲突转移到人体自然运动中形成的团块和形式感上来,形成自己独特的人体雕塑风格。
3. 装饰性。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相当突出,是因为它的装饰性体现出它的审美性和艺术性。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不管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最显著的例子是欣赏教材中的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南朝的辟邪和唐代的石狮。佛像的对称式坐姿和图案化的袈裟衣纹处理,使之显出浓厚的装饰性,更好地发挥它们作为建筑装饰的功能。
4. 绘画性。雕塑和绘画是一对同胞兄弟,都孕育于原始工艺美术。从彩陶时代起,塑绘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到二者都成熟之后,仍然“塑形绘质”,在雕塑上加彩(专业术语称作“妆銮”)以提高雕塑的表现能力。现存的历代雕塑,有许多就是妆銮过的泥塑、石刻和木雕。今天的雕塑艺术完全西化了,不再加彩,但民间雕塑仍保持妆銮传统。

手 机 :杨经理:13722288210
公司电话:0312-4319166
Q Q :541114682
邮 箱:ok@qyhbds.com
此上内容由曲阳县汉博雕塑有限公司整理,如需参考,请联系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