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环境作为学校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的重要承载者,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学校环境建设是一种文化建设,是一种美学建树,是一个完整的、立体的艺术品,它反映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水准。
学校环境文化,包括学校的总体布局,学校的绿化、美化、文化,具有教育含义的教育和教学场所以及学校环境卫生等。它主要包括学校地理环境、学校规划与布局、学校建筑等,是学校文化“内核”(精神文化)的载体,体现着一定的价值目标、审美意向等。学校环境文化是一个学校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既是人的精神品位的符号,又是一种无声的力量。作为一种符号,它体现人的精神品位和价值追求;作为一种力量,它能够时刻激励学生更加热爱学习,促使教师更加倾心于事业。
由此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强的,应该重视学校环境文化对师生的教育作用。
为了突出学校环境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在进行学校环境文化的具体建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常规原则
1.与理念文化相统一
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是学校环境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环境文化建设必须依托学校理念展开,并丰富和彰显办学理念,因此,学校环境文化规划必须遵循与理念相统一的原则。
2.因地制宜原则
学校是传承文化、教书育人的场所,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必须根据地区特点与学校的实际情况,注重地域文化和学校实际的有机结合,注重实用、有效和持续性,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师生智慧,充分体现学校环境建设的多样性和特色性,从而全面提升学校环境文化的品质。
3.与VI手册一致的原则
根据系统性、标准性、特色性的原则,环境文化规划要坚持与Vl系统相一致的原则,打造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从而吸引优秀的师资和生源,激发学校全体成员的活力,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学校的VI视觉基本元素包括:校徽(图),辅助图形(图),标准色(图)基本应用要素包括:办公系统、服饰系统、指示系统、宣传系统、公关系统、运输系统等。(部分图例)。因此,在环境文化规划和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学校的VI设计元素进行学校环境文化规划,打造有特色、有标准、有系统的环境文化。
4.与教育统一的设计原则
学校是教育的场所,与其他场所最大的差异就是,学校环境具有良好的教育氛围,以及由它透射出来的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教育环境文化的建设要紧紧围绕教育功能而设计,体现教肓的特点,以适合育人、利于育人、科学育人的原则进行,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的目标服务。注重探析学校的含义、教育的隐喻、场所的精神和学校的风格,学校的空间、建筑、庭园和设施所构成的物质文化,这会影响师生的思想、人格、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5.人本原则
学校环境文化建设要突出“环境育人”的重点,体现人本原则,对师生产生正面的影响。
学校环境规划首先是要为人服务,让人在繁杂的学习间隙享受到宜人的文化环境,使身心得到休养。因此,可以通过园景小区、广场文化、道路文化、文化墙等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环境效果,营造人性化的空间,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手 机 :杨经理:13722288210
公司电话:0312-4319166
Q Q :541114682
邮 箱:ok@qyhbds.com
此上内容由曲阳县汉博雕塑有限公司整理,如需参考,请联系管理员。





